《生活周刊》:最开始怎么会想到创作“苏城纪”系列这组片子,灵感是什么?
易都:《苏城纪》这组片子是我08年落户苏州后一直想拍的题材‘,一开始没敢下手,觉得对这座千年古城的触感的不够,而且前人对老苏州的表现形式已经多种多样了,最难的就是突破,经过一段时间的挖掘,我发现了一个问题,知道的东西越多,随之你的限制也越多,摄影是个纯感觉的东西,必须是个人的,独立的,与他人无关的,为何又去做深度了解呢,就这样绕了一圈最后回到最无知的状态来看苏州,自己反而轻松了,事先做了一些简单的准备,拿起相机凭着自己当时的一种状态就拍了,片子也就水到渠成的出来了。所以说拍《苏城纪》不是出于某个灵感,而是在苏州待下来的一种状态。
在这组作品里我选了几张进行装裱,其实是再度的创作,把古人的书法和现代的摄影合为一体,画境与字意本身有微妙的连接之处,卷轴上的篆刻印章是参与创作的演职人员表,这样的形式组合,也是当代艺术的一种尝试。
《生活周刊》:在你的镜头下,你想表现的是苏州的哪方面特质?
易都:其实并没有事先的太多构想,也没有想过苏州应该有什么样的特质,苏州是千年古城,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有无数的艺术家在传承,去了解它很容易会产生敬畏之心,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讲很糟糕,你会面临一个选择,是为苏州而拍苏州,还是把苏州当成拍摄元素而实现自我创作,想通了这个问题事情就会变得简单,一座城市对于一个人来讲,它不是一座城市,只是一个人的感观碎片,无需刻意去理解它,随遇而安,一个人对事务的了解过程和创作的灵感也是讲究缘分的,在苏州长期生活自然就淫浸在里面,环境偷偷的就影响了你的创作思维,这种感觉是没有压力的,出来的东西就是你的。
《生活周刊》:服饰、环境、建筑,都有很中国风的元素,民俗的同时你的作品又有很强的艺术感,你是怎么构思的?
易都:我比较擅长于用带神秘故事的画面来表达对当代艺术摄影的理解和看法,喜欢对传统和现代尝试着巧妙的嫁接,建立贯穿古今的视觉效果,对古典主义与现代摄影相结合的阐释,所以,初看作品,画面似乎是一副活色生香的工笔,再看发现里面隐藏着一些若隐若现的时尚元素,甚至荒诞的黑色幽默,就要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通过发髻、旗袍、衣冠等元素以及一些道具,加上当今社会的一些时代特征,打破时空,达到一种神秘感和错位感。
《生活周刊》:有几张的背景里还有“拆”、“办证”等很有意思的老百姓元素,也是你的巧思?
易都:这是我《苏城纪》里最喜欢的部分,如果拍摄只是为了还原去呈现过去,拍摄对现实就没有意义,就创作这件事本身来讲,可能时代意义要大于作品的本身,社会总是在矛盾中进步,这并非坏事,也无关讽刺,这只是时代的痕迹,留给后人看到也能找到一个时间节点,为社会的完善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
《生活周刊》:像是《惊梦》,怎么会想到这样的人物组合、神情、姿势?
易都:在苏州园林的这些老宅里,千百年来,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故事,也不知道衍生出多少艺术作品,包括汤显祖的昆曲《牡丹亭》,都是作者对古人的臆想,历史其实比我们鲜活的多,所发生的事情我们也只能凭现有的思维去理解和创作了。所以,在这样的环境拍摄,就拿《惊梦》“偷情”这个情节来讲,任何构思都不及真正发生过的事情。
《生活周刊》:你也作一些比较纯艺术的创作,如《心无挂碍》,其实也受到了一些争议,你怎么看?你在这样的作品中想表现什么?
易都:这是我争议最大的一副作品,也是流传最广的一副作品,在网络的点击和转发已经无法统计,相信大多数人都见过,引发传播的原因就是因为争议,因为是真和尚和真裸女的一副真照片,这要感谢释道心先生的配合支持,顶住极大的社会舆论压力来参与创作,很了不起。至于作品本身想表现什么,很难用语言来说清楚,解读出来就限制了,感觉上的东西没有对与错,没有真与假,没有虚与实,每个人得到的感觉都不一样,其实看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自己的内心,你心里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浅一点说比如,心里有裸你就看到裸,心里有佛你就看到佛。
《生活周刊》:为一些广告、客户拍商业片时,会怎么兼顾客户的要求和自己的创作风格?
易都:其实这个不是问题,每一个选择我拍摄的客户,都或多或少看过我的作品,知道我对画面掌控的程度和拍摄的风格在哪里,一旦他认可了,客户是希望你能够加入自己的创作思想,而我拍摄商业片的时候也会充分尊重客户的基础意愿,这样事情就变的很简单,而且很多客户在对作品是要偏艺术还是偏商业做平衡选择的时候,他们一般情况下都比较尊重我的意见,一是他们相信专业,二是我对商业作品并不偏执,我的意见都是建立在客户基础上的。
《生活周刊》:你会怎么定义自己摄影作品的风格?
易都:我对摄影的认识不是摄影,摄影只是手段,只是我的途径,我想表达我的想法,用摄影这个形式来作为载体和工具,就如画家用画笔,歌手用吉他一样,如果说到风格,我喜欢把东西做的沉一点,照片只是一张纸,如何拍出它的厚度。
来自《生活周刊》 |